在福特主义下,余暇在劳动之外,为消费活动创造基础。由于福特主义下去技术化和专门化,劳动中无需个性化的表达。
这一时期中存在一些在日常生活进行斗争的理论(列斐伏尔,情景主义等)。娱乐活动被认为是余暇时进行的,一定程度上和202403282214 50、60年代流行音乐中的对抗性有关。
后福特主义中,劳动和余暇的界限变得模糊。非物质劳动者会将工作带到日常生活中,以往在余暇中追求的个人价值实现等需求,现在也被加诸劳动。在劳动中追求自我,应此余暇成为了劳动的延伸。
created on 2024-03-29
返回索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