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方哲学史讲演录
古希腊的自然哲学
追问「本原」的路径有两条: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
- 自然哲学的两种追问方式:从时间上或空间上进行还原,最终还原为某种质料(时间上的开端,或空间上的基本要素)。因为与自然科学相近,称为自然哲学。
- 形而上学追问事物背后的根据,即本质或形式规定性。形而上学的基础是承认事物的规定性对其的决定,而对具体的规定性可以有不同的见解。
古希腊自然哲学有一条从时间上的追溯到空间上的追溯的演化脉络(从生成论到构造论)。
时间上的还原
米利都学派
“哲学之父”泰勒斯
- 水是万物的本原
- 万物都有灵魂
阿那克西曼德
- 万物的本原是无限、无定形的“阿派朗”
- 有形之物是具有限定的东西。事物具有规定性则不再是他物,故不可用有限之物来解释有限之物,只能用无限之物来解释有限之物。
- 冷热干湿决定阿派朗和万物的转换
阿那克西美尼
- 万物本原是气(表面无定形,但有规定性)
- 对泰勒斯、阿那克西曼德观点的综合(否定之否定)
- 稀散和凝聚、冷和热(量的规定性决定事物的性质,是真正的本原)
爱非斯学派
赫拉克利特
- 火本原说
- 逻各斯:不变不动,不生不灭,定形的思想范畴,决定了运动的感性世界(事物固有)
- 古代辩证法
空间上的还原
恩培多克勒:
- 四根说(质料因)+爱与恨(动力因)
- 与前人不同的是,这里动力因外在于质料因 → 机械论(用外在动力解释运动)
阿那克萨戈拉
- 种子说 每一种种子是异质的,事物之间的转化无法解释
- 努斯:精神性的动力因
德谟克里特
- 原子论。原子是哲学范畴而不是具象物,同质的原子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构成了不同的事物
- 原子之外没有动力因,运动是原子固有的功能
- 世界不存在外在的目的,只遵循内在必然性 → 唯理论
古希腊形而上学
起源
毕达哥拉斯学派
- 数本原说:数是有定形的,但确实在抽象的思想中才有形。
- 数学与形而上学、神学间存在联系:数的神秘化
在许多西方哲学家看来,如果形与数发生了矛盾,那么应该受到怀疑的一定是形,而不是数。这种思想倾向导致了西方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产生,也为逻辑和神学的至上性奠定了基础。
爱利亚学派
巴门尼徳
- 存在者存在,非存在者不存在
created on 2024-03-05
返回索引